聚焦個人債務庭外清理機制
個人債務清理國際研討會在人大法學院成功召開
2018年11月30日, 由中國人民大學破產法研究中心、國務院參事室金融研究中心、世界銀行集團國際金融公司(IFC)、APEC工商理事會(ABAC)、北京市破產法學會共同主辦,浙江京衡律師事務所協辦的“個人債務清理國際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成功召開,會議聚焦個人債務庭外清理和自愿安排機制構建問題,包括個人債務庭外清理的意義和基本框架、域外經驗、程序類型和規則設計、主體角色等具體議題。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軼教授,國務院參事室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劉萍女士,美國富國銀行商業分銷融資亞洲區負責人、APEC亞太金融論壇金融基礎設施發展網絡牽頭人Christopher Wohlert先生,澳大利亞金融安全局副局長Gavin McCosker先生,加拿大破產監督局前局長James Callon先生,馬來西亞央行AKPK(信貸教育和債務管理機構)企業服務部總經理Azman Hasim先生,新加坡律政部破產和公共托管人辦公室債務償還計劃團隊負責人Alvin Loo先生,世界銀行集團IFC東亞和太平洋地區金融基礎設施技術援助線負責人賴金昌先生,中國政法大學教授、中國法學會銀行法學研究會會長王衛國先生,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破產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破產法學會會長王欣新先生,華東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教授、文伯書院院長、上海市法學會破產法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楊忠孝先生,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北京市破產法學會副會長許德風先生,中國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巡視員葉燕斐先生,中國人民銀行參事室副巡視員、國務院參事室金融研究中心秘書長張韶華女士,天津市金融工作局副局長武岳先生,原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郭瑞先生,浙江京衡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任一民先生等100余位專家學者、政府官員、法官、律師、會計師、行業協會代表應邀出席會議。中國人民大學破產法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書長、北京市破產法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徐陽光教授主持開幕式。
本次會議邀請了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香港地區的政府官員、專家學者介紹經驗,同時邀請了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深圳中院、臺州中院、重慶五中院、方達律所、中倫律所、中聞律所、京衡律所、新天倫律所、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等單位的實務專家,以及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高校從事破產法研究的專家學者,圍繞個人債務庭外清理機制的構建進行了為期一天的深入研討。
會議開幕式由中國人民大學破產法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書長、北京市破產法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徐陽光教授主持。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王軼教授,國務院參事室金融研究中心劉萍主任,美國富國銀行商業分銷融資亞洲區負責人、APEC亞太金融論壇金融基礎設施發展網絡牽頭人Christopher Wohlert先生,世界銀行集團IFC東亞和太平洋地區金融基礎設施技術援助線負責人賴金昌先生先后在開幕式致辭,對中外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對本次會議的主題和研討背景做了介紹,對擬討論的具體議題進行了闡釋,對個人債務清理的前沿思考發表了真知灼見。
第一單元的主題為“個人債務庭外清理的意義和基本框架”,由華東政法大學文伯書院院長、上海市法學會破產法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楊忠孝教授主持。
加拿大破產監督局前局長James Callon先生的發言題目為“加拿大個人過度負債問題綜述”,并重點介紹了加拿大的非訴債務清理的制度安排。中國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巡視員葉燕斐先生從金融監管部門的角度做了精彩的發言。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教授、中國法學會銀行法學研究會會長王衛國先生從銀行法以及庭外重組的角度做了精彩發言。中國人民大學破產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破產法學會會長王欣新教授從債務清理的破產程序與非破產程序的關系角度做了精彩發言。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北京市破產法學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破產法研究中心研究員許德風先生重點介紹了德國個人債務清理制度及其實踐情況。
第二單元的主題為“個人債務庭外清理的實踐經驗”,由世界銀行集團IFC高級金融部門專家黃琳女士主持。
澳大利亞金融安全局副局長Gavin McCosker先生的演講題目為“澳大利亞的個人破產制度及金融安全局(AFSA)的角色”,在介紹澳大利亞破產程序的啟動問題之后,重點介紹了破產之外的其他選擇、破產管理署署長和受托人(trustees)的權力。
新加坡律政部破產和公共托管人辦公室債務償還計劃團隊負責人Alvin Loo先生的主題為“新加坡的個人債務償還計劃”,重點圍繞為什么選擇債務償還計劃、誰是債務償還計劃的適格主體、債務償還計劃期間會發生什么、如何計算還款金額、債務償還計劃是否實現了其預定的目標等問題做了詳細的介紹。
日本北海道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張子弦博士的發言題目為“日本法庭外個人債務清理程序倒產ADR——以日本的特定調解程序為中心”,重點介紹了特定調解程序、個人信貸咨詢程序、任意清理程序。
香港李約翰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吳宓先生的發言題目為“破產外的選擇:香港個人自愿安排制度和庭外個人債務清理”,重點介紹了個人自愿安排、債務寬容計劃以及債務輔導問題。
香港高柏資本控股集團法律顧問林啟濱律師的發言題目為“香港司法制度外的逾期債務處理方法”,重點介紹了個人自愿安排(IVA)、跨銀行債務舒緩計劃(IDRP)和個別銀行的債務舒緩計劃(DRP)。
第三單元的主題為“個人債務庭外清理的程序類型和規則設計”,由原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中國人民大學破產法研究中心研究員郭瑞先生主持。
馬來西亞央行AKPK(信貸教育和債務管理機構)企業服務部總經理Azman Hasim先生的發言題目為“馬來西亞的庭外個人債務解決機制”,重點介紹了信貸提供者、個人借款人以及信貸教育和債務管理機構(AKPK)的角色定位以及債務管理安排(DMP)及其實踐情況。
天津市金融工作局武岳副局長的發言題目為“庭外個人債務清理的幾點設想和一個有益探索”,就庭外個人債務清理程序的必要性和意義、適用范圍、載體(第三方組織)、啟動程序、制度目的、失權與復權機制、配套制度等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分享了央行組織開展的庭外個人債務清理程序的嘗試和經驗。
上海政法學院法律學院副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破產法研究中心研究員殷慧芬的發言題目為“個人債務庭外清理機制的實踐與完善”,在梳理域外市場模式和準司法模式、強制調解和自愿和解的實踐模式基礎上,對個人債務庭外清理機制的構成要素(主體角色和程序設計)進行了分析,并以上海市金融消費者糾紛調解中心為例進行了實證探討。
浙江省臺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二庭錢為民副庭長的發言題目為“執行退出機制的臺州實踐——《臺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無財產可供執行’案件退出機制實施辦法》解讀”,對臺州法院在執行退出方面的探索和有益經驗做了介紹,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法庭外債務清理機制構建的思考。
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公司清算與破產審判庭白田甜審判長的發言題目為“中國大陸地區個人債務清償的制度安排及路徑選擇”,介紹了大陸地區執行與破產制度概況,并重點對以強制執行為核心的個人債務清償機制、個人債務清償機制的進路選擇問題做了分析,認為強制執行+信用懲戒+附條件的債務免除構成中國特色的“準個人破產制度”,以實踐中準個人破產制度的構建倒逼個人破產制度出臺,應成為中國構建個人債務清償制度的進路選擇。
上海市方達律師事務所資深律師王靈奇先生的發言題目是“關于現有法律框架下嘗試個人庭外債務清理程序的幾點思考”,對潛在適用對象、程序主導方、適用門檻、債務人的義務和欺詐防治措施等問題進行了分析。
第四單元的主題是“個人債務庭外清理機制中的主體角色”,由中國人民銀行參事室副巡視員、國務院參事室金融研究中心秘書長張韶華博士主持。張韶華副巡視員首先對個人債務清理程序中的政府角色做了介紹,認為政府應當重點做好制度安排、合理引導預期和開展金融教育。
美國富國銀行商業分銷融資亞洲區負責人Christopher Wohlert先生從債權人(信貸機構)的角度做了發言,強調透明、快速、簡易、公平、平等對于個人債務庭外清理程序的重要性。
新加坡律政部破產和公共托管人辦公室債務償還計劃團隊負責人Alvin Loo先生從新加坡公共托管人的角度做了發言。
世界銀行集團IFC東亞和太平洋地區金融基礎設施技術援助線負責人賴金昌先生從征信機構的角度來介紹相關經驗,認為首先要區分征信機構與數據分析公司這兩者之間的概念,真正的征信機構起著匯總借款人在(廣義)信貸市場的總負債水平的作用,此外,在個人債務清理機制中,破產登記機構、催收機構都是非常重要的主體。
清華大學法學院副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破產法研究中心研究員高絲敏圍繞美國信用咨詢制度(Credit Consulting Agency)做了發言,強調CCA的中立性非常重要,且必須收費合理,并對客戶的資金有安全的保管機制,有非常好的信息披露機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劉穎副教授圍繞日本2011年7月份頒布的《關于個人債務人在法庭外清理的指引》進行發言,重點介紹了清理程序中對債權人、債務人以及第三方機構的角色和作用。
CBC(北京)信用管理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董軍民先生在發言中提出了“第三方專業催收機構”的概念,并介紹了催收行業現狀,分享催收行業的工作和管理,強調催收是個人債務清理的重要環節,同時也介紹了中國消費信貸催收行業協會(籌)組織以及協會所倡導的“陽光催收、合規發展”的理念。
京衡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浙江省律協破產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人民大學破產法研究中心研究員任一民律師的發言,重點關注律師在個人債務清理程序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借鑒企業破產中的預重整模式進行思考,分析了個人債務清理機制怎么樣啟動、由誰啟動、啟動以后怎么推進等關鍵問題。
北京市中倫律師事務所張文韻律師的發言重點介紹了法國在個人過度負債方面的立法和實踐上的經驗,主要討論法國個人破產程序適用對象是誰、法官和行政機構在個人破產程序里分別有什么權限以及法國個人破產程序的去司法化趨勢和背后的考量因素等問題。
在互動討論環節,王欣新教授、劉萍主任、賴金昌先生、林啟濱律師、錢為民副庭長、張子弦博士、任一民主任等專家學者進行了熱烈的對話交流。
我們相信,本次會議的成功召開,不僅對于個人債務的庭外清理和自愿安排機制構建方面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也必將對個人破產立法產生深遠的影響,期待中國個人債務庭外和庭內清理機制盡快建立和健全,期待中國破產法治建設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營商環境優化作出更大的貢獻。
(中國人民大學破產法研究中心 范志勇 撰稿)